二十七年精益求精 造就铸造大工匠

信息来源:宝方科技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9日



  央广网贵阳4月29日消息(记者王珩 贵州台记者张艳 李想)二十七年坚守在铸造生产一线,从事国防基础产业制造的陈小林,用青春和奋进诠释了航空人“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宿愿;用自主创新意识改进了工作流程和方法;用智慧和汗水成功浇铸了不可计数的重点型号产品,让形态各异的铸件装进了战鹰的身体,翱翔蓝天!

  上午八点半,在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精铸钛分厂内,伴着轰隆隆的机器声,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而作为精铸钛分厂大炉班班长,陈小林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为新一天的钛合金熔炼浇注做准备。

  1991年,十九岁的陈小林从职业高中毕业后就进入了当时的安吉铸造厂,开启了他熔炼浇注的生涯。陈小林:“我刚到钛合金分厂的时候,那时候主要是生产一些比较简单的、比较小的一些民品,比如说高尔夫球筒之类的。这么多年的过程当中,我们钛合金的生产从最初的一个很小的分厂,现在已经形成了钛合金生产线的三个分厂,在97年左右的时候,我们的军品生产,逐步逐步的就取代了民品的生产,现在不再有民品,都是国防方面的、军工这一块比较高精端的钛合金的产品生产。”

  从民品到军品的逐渐转变,意味着高精尖零件的生产需求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严。为了提升产品质量,陈小林开始在这看似一成不变的熔炼浇注工作上寻找创新。如何装盘才能节约时间?怎样的浇注组合能够提高产品合格率?每一步,都倾注着陈小林和同事们的心血。

  要浇注好的产品,熔炼好金属液是前提。陈小林所负责的钛合金熔炼属于一级危险点,采用的是起弧熔炼的方式,熔炼浇注炉通过进电、控制电流电压,在真空状态对钛合金进行熔炼。整个熔炼过程在10分钟左右,所有的操作都要有人来把控,如若操作不当不仅会造成熔炼失败,还可能会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为了保障安全生产,节约企业成本,2010年,陈小林靠着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带着徒弟陈启勇开始对钛合金熔炼浇注生产线的熔炼浇注过程进行规范、创新。陈小林:“我对整个熔炼浇注这个过程,我做了一些细化细分,刚开始熔炼的时候,一直到熔炼结束,我要采取一个阶梯送电的方式,还有一个阶梯控制熔炼电压,这一块对我们的安全生产,还有我们产品的浇注,都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保障作用。”

  陈小林通过操作方式的创新,不仅更好的保障了生产安全,还降低了设备的耗损度,为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制作逐步转为自动化,熔炼浇注工作也逐渐转变为电脑操作。46岁的陈小林依旧没有停止学习、研究的步伐。这样的执着也深深感染着周围的人。他的徒弟陈启勇说起师傅,更是连连竖起大拇指:“我们现在看一遍。可能我们记住百分之七八十,他可能记住50%。但是我们可能就只看一遍至两遍,他可能看四遍五遍,有可能还会更多。我看着师父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就形成一个很好的氛围。”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从事熔炼浇注二十七年,陈小林带领的大炉班创造了连续十二年安全事故为零的成绩,曾多次荣获公司“先进班组”称号。更让他骄傲的是,作为航空钛合金铸造领域的领军单位,他几乎参与了所有重点型号飞机和发动机铸件的研制和生产工作。2017年,陈小林获得“铸造大工匠”荣誉称号,并入选铸造博物馆名人堂。

COPYRIGHT 宝方科技 豫ICP备11011561号 技术支持:王拓 | 空间提供:法人会